「我對土地有一份難以割捨的感情」是黃文賢大哥時常說的話,究竟那份感情是什麼?十分令人好奇!
十多年前,文賢大哥本來協助朋友買賣一塊山村農地,都到了快要簽約買賣的時候,朋友突然抽手不買了,但他覺得這也許是自己與那塊土地有緣分,可以再跟家鄉附近的土地有連結,就繼承那份契約,把那塊土地買下。那塊土地鄰近他自己先前買下的土地,只是幾乎沒有表層土覆蓋,多數的土石都被盜採去做建築用的紅磚,加上土地表面時常受到雨水沖刷,幾乎沒有水土保持,品質十分不好,而這也許是當初他朋友抽手不買的原因之一吧!
買下這塊土地後,文賢大哥開始復育土地,買了許多有機肥及邊坡用的草蓆,鋪在貧瘠的土地上,從小面積開始試驗。有了有機肥滋養的野生雜草,其實長得不錯,但當有機肥消耗完,草沒了營養,也隨著枯萎了。但他沒有就此放棄,從錯中學,上次的方法行不通,就再觀察這塊土地,了解它與生態環境的需要,再找其他方法來實驗。
「這塊土地因為沒有表層土,所以一開始最該做的應該是想辦法把土壤固定在地表上,梯田就是用來水土保持的好方法。」在這些嘗試的過程中,文賢大哥慢慢做出了心得。他把這塊山地整理成一階一階的段落,再將不足的土壤補上、給予足夠的有機肥,讓雜草可以有足夠的養分成長,最後這次成功了,長出的芒草終於成功抓住地表上的土壤。有了芒草之後,他也開始嘗試種下一些台灣原生的果樹,砂糖橘跟土芒果,都是很適合這種貧瘠土地種植的果樹。這段復育的過程,說起來好像很短暫,但實際上花費了五年多的時間,才讓沒有生命力的土地重新再生。
有了這個成功經驗,文賢大哥一步一步地擴大他的實驗範圍,在這塊土地種下四百多顆的芒果樹,希望它可以逐漸長大成健康的果樹,他的夢想是可以在未來開放作為觀光果園,給消費者認養友善種植的果樹,這是文賢大哥對這塊土地的期待。此外,他也希望可以在這邊造一個節能又環保的龍眼烘焙窯,烘焙鄰近自己土地收成的龍眼,因為過去的龍眼烘焙窯,仍有消耗太多木材、燃燒熱能無法有效被利用、煙霧造成空氣污染等環境問題。目前,他希望開放自己的想法及土地,創造一個機會來與學校的老師或學生合作,透過學術知識的輔助,以及年輕學子的創新思維,讓他想像中的龍眼烘焙窯可以真正達到環保節能的效果,也讓好的事情可以持續在這塊土地上發生。
未來再次實驗的結果會如何,現在還無從得知,但有了不斷嘗試的精神,以及對土地友善的關懷感情,縱使結果不如預期,相信文賢大哥仍會再次與生態溝通,找出它們的需要,再給予最適合的協助。
文 / 陳彥錡、鍾怡婷
圖 / 林文浹
文 / 陳彥錡、鍾怡婷
圖 / 林文浹